近年來,迫于化石能源減少的壓力,新能源車輛快速涌現,能源利用多樣化和車輛電動化趨勢漸趨明朗。以全固態成膜電極為支撐的材料技術為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從而保證了純電動車輛的續航里程。而以燃料電池為主的電電混動方案、快速充電方案以及油電混動方案等技術路線對于解決里程焦慮和充電設施不足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鈦酸鋰電池、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快速充放電性能、溫度適應性、循環壽命以及安全性,在混動和快速充電車輛動力電池應用中極具競爭力。
重型工程機械,如重卡、起重設備等,采用汽油、柴油、天然氣或丁烷等化石燃料,帶來了嚴重的排放和健康問題。因此,重型工程機械領域的混動和電動化趨勢日趨急迫,由于重型機械工況的要求,混動方案、快充方案以及換電方案具備明顯的能耗比優勢,受到市場的青睞。鈦酸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極具優勢的綜合性能,為重型工程機械提供了優良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當前國家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在軌道交通領域推廣高性能動力和儲能系統是必要的,并且將減少成本、保護環境、減少維護工作量及配套設備。軌道交通領域在后備電源、牽引動力源以及能量制動回收領域有著非常迫切的高性能動力和儲能系統需求。鈦酸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高輸入輸出功率、長壽命、高安全性以及極寬的溫度使用窗口為軌道交通系統提供了極具優勢的儲能和動力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國內外許多車輛廠家都在推廣或研究鈦酸鋰電池及超級電容器在地鐵、輕軌、機車等軌道車輛上的使用。
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的設立將推動中國能源領域的一次根本性變革,可再生能源將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伴隨化學儲能的成本持續下降,儲能市場已經步入發展快車道,鈦酸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依賴自身超高的功率性能、超長的壽命以及高安全性,為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提供可靠的儲能系統技術解決方案。
風力發電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最成熟、最具有規?;_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量為22億千瓦,其中風電累計裝機占比達12.8%,為第三大電力來源。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設立,預計以風力和光伏為主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對于風機的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進的風力變槳系統是風機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超級電容器和鈦酸鋰電池的環境適應性強、輸入輸出功率高、循環壽命長、安全可靠,為風力變槳系統提供了高可靠、長壽命、高性能的電源解決方案。
被稱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物聯網技術,通過把所有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而智能儀表終端作為物聯網技術的重要的載體,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保證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可靠的備用電源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高可靠、長壽命的超級電容器儲能器件實現智能儀表終端的時鐘同步和數據傳遞是一種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